本學程學生於2020年5月15日,赴雲林參加臺大植物教學醫院、雲林縣政府及古坑鄉農會共同舉辦的鳳梨栽培技術及合理化肥培管理諮詢講習會。鳳梨是我國重要外銷鮮果,根據行政院農委會的農業貿易統計,2019年出口量高達5萬多公噸,出口總額更高達6千多萬美金,高居全台之冠。鳳梨產地主要分布在臺灣中南部,遍及雲嘉南高屏等地,而雲林古坑,除了大家常聽到的古坑咖啡,亦有非常多農民栽種鳳梨。三到五月正是台農17號(金鑽鳳梨) 的產季,甜度高、酸味低、果肉鮮黃且多汁等特色使其成為最受國內外大眾歡迎的品種之一。本次講習會,臺南區改業改良場的黃士晃助理研究員,將定植前的整地做畦,一直到採收後的種苗挑選及保存等技巧,毫無保留的傳授給農民。另外台肥公司的劉曜德專員則解說鳳梨整個栽培時期要如何合理化施肥,同時向農民宣導因應疫情而生的實名制肥料預購相關措施。會後更移駕至旁邊的集貨場,觀看如何利用敲打鳳梨發出的聲音來幫鳳梨分級。下午的田間實地診斷,遇到的案例是從鳳梨下位葉葉間開始焦枯,而後擴散至整片葉,且拔起植株發現根系已經完全受損,已結的果實也發育不良無法收成的田區。根據現場多位專家和農民問診後,推測應是受到年初二月時的連日降雨,淹水傷及根系,病原菌從傷口入侵導致地下部腐爛,久久無法癒合所致。由於此案例的病程發展時期很長,要從末期推敲病因實有難度,全靠植物醫生及專家們的經驗與知識才有辦法做出合理的推論,讓現場諸位在學的植醫學程學生獲得寶貴的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