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學程學生於2020年6月30日,赴雲林參加臺大植物教學醫院、雲林縣政府與林內鄉農會共同舉辦的香蕉健康整合管理及採後處理技術諮詢講習會。本次講習會邀請到香蕉研究所趙治平所長及林德勝主任針對香蕉品種介紹與關鍵病蟲害診斷、香蕉採後保鮮與催熟技術分享,植醫學程蕭旭峰主任、植物醫院洪挺軒院長及林乃君副院長亦到場共襄盛舉。香蕉為全球生產前四大的水果之一,台灣在50、60年代也有「香蕉寶島」的稱號。然而香蕉黃葉病卻造成蕉株老葉葉緣黃化,並逐漸擴大至中肋,葉柄軟化,彎曲下垂,最後枯萎。此病害造成全球Cavandish品種香蕉損失慘重,但台灣依靠體細胞變異的技術,篩選抗性品種,使得台灣之香蕉產業能屹立不搖。其防治方法為種植耐病品種、選擇土壤深厚而肥沃、排水良好之蕉園、水旱田輪作、去除病株、減少造成根部及塊莖傷口之機會、充分消毒避免人員及工具沾染病原菌。
講習會後,實地參訪香蕉田,觀察到許多蟲害象鼻蟲的屍體,根據其危害部位的不同可以分為假莖象鼻蟲及球莖象鼻蟲。若有象鼻蟲危害的疑慮,平時除了注意維護蕉園環境整潔,香蕉殘株都應挖出砍碎、曬乾。更新種植時,也需先偵測蟲體在的田間密度,再決定是否採取化學防治。除此之外,亦於田間觀察到香蕉萎縮病及黃葉病的病株,透過專家們詳細地為農民及學生們解說病徵的判斷與對罹病植株應採取的重要措施,更加深植醫學程學生對香蕉栽培管理策略的印象。